1.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研究成果,是一本具有整合优化特点的新教材。全书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相关修养为目的,认真吸取了已出版的这类教材的优点。在内容上,文化概说一章论述了文化的含义、结构和中国文化的特性及其成因;中间十章将文、史、哲等知识统一起来,按时代顺序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历程。每一时代,由浅入深,由普及到提高,分概述、述评、专题三个部分逐层展开论述。最后一章,论述了中国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在形式上,采用了多种方法,力求纲举目张,条理清晰,便于自学。全书有插图约300幅,每章后附文化大事年表,有的章后还辑录了名家名言和经典文献选读。
本书是为高等学校各专业大学生编写的文化史性质的通用教材,也可供大中小学教师和社会各界读者自学或参考。
2.目录 绪论文化概说(1) 一、 文化的含义(1) 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本质 二、 文化的结构(2) 社会活动主体即人本身的文化—社会活动即社会行为的文化—社会活动结果的文化—文化的双螺旋结构 三、 中国文化的特性及其成因(5) “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整体和谐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强调人自身修养的人本观—系统的整体思维方法及实践理性精神—中国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与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互惠—中国文化特性的成因 四、 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8) 不断创新和不断发展是中国文化的生命—批判地继承—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优秀的外来文化 第一章远古文化(10) 第一节远古文化概述(10) 一、 中国原始人类的形成(10) 人类神创论—科学进化说—独立起源的中国原始先民 二、 原始社会的经济与社会制度(13) 原始社会的经济结构—原始的“大同”世界 三、 原始社会的文化成就(14) “绿色革命”—磨石作器—制陶工艺 第二节远古文化思想述评(16) 一、 原始思维(16) 1. 原始思维的基本特征(16) 集体无意识—非理性思维—自在性和自发性 2. 原始思维发展过程的基本类型(17) 行为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二、 原始宗教(18) 1. 原始宗教起源(18) 原始宗教产生的基础—原始宗教的形成 2. 原始宗教形式(19) 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祖先崇拜 三、 原始艺术(20) 1. 艺术起源(20) 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并非艺术起源的唯一因素 2. 原始艺术的表现形式(21) 绘画—雕塑—装饰—音乐—舞蹈 四、 古代神话故事(23) 1. 古代神话的产生(23) 神话与人同自然的斗争—神话与原始社会性质 2. 神话的内容、特点和价值(24) 神话的内容—神话的特点—神话的价值 第三节专题讨论(26) 一、 “美”的原始形成过程(26) 抽象几何纹的形成与“美”的关系—抽象几何纹来自写实的生动的动物形象—“美”在有意味的形式 二、 中西神话比较(27) 相同点—不同点 三、 中华民族的形成(29) “华夏”是多民族的共称—中国远古部落的三大集团—东西两大部落集团的斗争与融合 附:远古文化大事年表(31) [思考与讨论](33) 第二章夏、商、西周文化(34) 第一节夏、商、西周文化概述(34) 一、 奴隶制及国家的产生和发展(35) 1. 奴隶制的确立与兴盛(35) 由原始公有制向奴隶制的过渡—奴隶制的确立—奴隶制的兴盛 2. 国家体制的形成与完备(36) 由部落联盟向国家的过渡—国家体制的初步形成—国家体制的完备 二、 夏、商、西周的文化成就及其影响(39) 青铜文化—文字系统的形成—巫史及其礼乐的创制—科技成就 第二节夏、商、西周文化思想述评(42) 一、 由尊命尊神到尊礼尚德(42) 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 二、 《周易》及其思想(44) 《周易》的核心思想—正确理解爻和卦—《周易》的影响 第三节专题讨论(47) 一、 青铜艺术和汉字艺术(47) 狞厉的美—线的艺术—解体和解放 二、 《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51) 《周易》是古代经邦济世的宝贵经典—《周易》是充满辩证智慧的哲学著作—《周易》是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周易》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套别开生面的象数思维模式—《易经》是上古文化知识汇编—《周易》的价值为何受到人为扭曲 附1:夏、商、西周文化大事年表(54) 附2:《周易》选读(56) [思考与讨论](57) 第三章春秋战国文化(58) 第一节春秋战国文化概述(58) 一、 春秋战国的来历及社会性质(59) 何谓“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性质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60)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与确立—变法革新—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走向融合与统一 三、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成就及其影响(62) 科学技术成就—文学艺术成就—思想文化成就 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各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述评(64) 一、 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64) (一) 儒家创始人孔子及其思想(64) 1. 孔子生平简介(64) 2. 孔子的思想(64) 孔子的政治思想—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的天命观—孔子的认识论和教育思想—孔子的人格修养理想 3. 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67) 孔子既不代表奴隶主阶级,也不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孔子思想的主流是进步的—还孔子思想的本来面目 (二) 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发展(68) 1. 孟子(68) 孟子生平简介—孟子的仁政学说—孟子的性善说—孟子的天命观—《孟子》的文学价值—孟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2. 荀子(71) 荀子生平简介—荀子的唯物宇宙观—荀子礼法并用的政治思想—荀子的性恶论—荀子在文学上的贡献—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 儒家思想的评价及其展望(72) 1. 儒学的兴衰与厄运(72) 中国思想文化的主干—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极“左”路线与儒学 2. 改革开放以来的儒学新评价(7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内地学者对儒学的反思—海外对儒学的态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动向 3. 儒学的未来展望(74) 儒学与人生信仰—儒学与社会道德—儒学与自然和社会科学—儒学与现代管理 二、 墨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75) 1. 墨子生平简介(75) 2. 墨子的思想(76) 墨子的认识论—墨子的政治思想—墨子的逻辑思想—墨家学派的科学成就—墨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 道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77) (一) 道家创始人老子及其思想(77) 老子生平简介—老子的道论—老子的政治论—老子的人生论—《老子》的辩证思想 (二) 庄子对道家思想的发展(80) 庄子生平简介—庄子的道论—庄子的人生论—庄子的相对主义—庄子的认识论 (三) 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81) 因性思想的影响—无为思想的影响—超越思想的影响—批判思想的影响 四、 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84) (一) 法家思想的性质(84) 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剥削阶级的局限性—不同时代“法治”思想性质不同 (二) 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86) 1. 前期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86) 慎到—申不害—商鞅 2.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及其思想(87) 韩非生平简介—韩非的政治思想:法、术、势的统一—韩非的社会观:历史进化论—韩非的人格理想:“争于气力” (三) 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90) 积极意义—消极意义 五、 兵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91) 1. 孙武及《孙子兵法》(91) 孙武的生平—孙武的军事思想 2. 孙膑及《孙膑兵法》(93) 孙膑生平简介—孙膑的军事思想 六、 名家和阴阳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95) (一) 名辩思潮与名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95) 1. 惠施(95) 惠施生平简介—惠施的“历物十事”—惠施的“二十一事” 2. 公孙龙(97) 公孙龙生平简介—公孙龙的主要思想 3. 名家思想的意义(98) 重知性—重思辨 (二) 阴阳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98) 1. 邹衍及其主要思想(98) 邹衍生平简介—“大九州”说—“五德终始”说 2. 阴阳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99) 对古代科学的促进作用—神秘主义的不良影响 第三节专题讨论(100) 一、 儒家传统与人权、民主思想的关系(100) 儒学与民主的关系—儒学与人权的关系—儒学及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永久性价值 二、 道家的当代评价(101) 重视生命的价值—崇尚自然和人性—怀疑一切—超越一切—批判精神 三、 道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102) 1. 道家思想在西方传播概况(102) 1840年到1900年的高潮—第一次“道家热”—第二次“道家热”—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2. 道家思想在西方传播的原因(104) 西方社会本身的原因—道家思想特性方面的原因 四、 西方自然法学与中国法家思想比较(104) 法的实质—法的运行—法的体系—几点启示 五、 春秋战国时期地域文化(106) (一) 齐鲁文化(106) 崇尚周礼—百家争鸣 (二) 楚文化(107) 道家发源地—浪漫主义的先河 (三) 三晋文化(108) 法家思想的源头—纵横家的天地—与胡族文化的交融—“养士”之风盛行 (四) 秦文化(110) 广纳六国文化—注重实效和功利 附1:春秋战国文化大事年表(111) 附2:春秋战国时期各家代表人物名言选编(115) 附2.1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名言选编(115) 附2.2老子、庄子名言选编(118) 附2.3法家、兵家代表人物名言选编(120) [思考与讨论](122) 第四章秦汉文化(123) 第一节秦汉文化概述(123) 一、 国家和文化的大一统(123) 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大一统的经济制度—大一统的文化措施—独尊儒术—文官制度的创建 二、 秦汉文化成就及其影响(126) 1. 科学技术成就(126) 农耕、冶铁与纺织—天文与数学—医学—造纸 2. 史学和文学艺术成就(128) 司马迁与《史记》—班固与《汉书》—文学艺术 3. 对外交流(129) 第二节秦汉文化思想述评(130) 一、 崇尚黄老(130) 黄老初兴—黄老盛行—黄老思想的社会效果 二、 董仲舒及其新儒学(131) 1. 董仲舒生平简介(131) 2. 董仲舒的新儒学(132) 儒学官学地位的确立—关于“天”的理论—阴阳五行说—天人感应论—人性论—社会伦理思想—社会历史观 三、 无神论与谶纬迷信的斗争(135) 1. 儒学经学化及其与谶纬迷信的合流(135) 儒学经学化—经学谶纬化—谶纬法典化 2. 无神论者与谶纬迷信的斗争(136) 桓谭—王充—张衡 四、 道教初创与佛教东来(138) 1. 道教的初创(138) 五斗米道—太平道 2. 佛教东来(140) 佛教来由—佛教传播—佛教翻译 第三节专题讨论(141) 一、 汉代艺术特征(141) 汉代艺术的屈骚传统—汉代艺术的真正主题—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风格 二、 走向世界的秦汉文化(145) 中华文化与世界古文明的交流之始—“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附1:秦汉文化大事年表(146) 附2:佛教知识(152) 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的影响—佛教思想的哲学意义 [思考与讨论](154)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文化(155)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文化概述(155) 一、 动乱与变革时代的政治和经济(155) 三国鼎立—南北融合—庄园经济—九品中正制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及其影响(158) 1. “笔意之间”——书法(158) 钟繇—王羲之—王献之 2. “形神之间”——绘画与雕塑(160) 绘画—雕塑 3. “物我之间”——音乐(161)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化思想述评(161) 一、 玄学的兴衰(161) 1. 玄学代表人物及其思想(161) 何晏与王弼—阮籍与嵇康—乐广与裴—郭象 2. 玄学的历史功过(163) 消极影响—积极影响 二、 儒释道的融合(164) 1. 中国佛教的三大系(164) 中国佛教三大系—中国佛教三大系与大小乘佛教的关系—大乘佛教显宗与密宗的区别 2. 佛教的本土化(165) 佛教与现世报应和灵魂不灭思想的结合—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的结合 3. 道教与儒佛的融会(166) 陆修静—陶弘景—萧衍 三、 文学与文化的自觉(166) 1. 文学的自觉(167) 文学观念的自觉—追求强烈的情感与辞采美—诗赋的唯美倾向—文论体系的形成 2. 史学与科学的自觉(168) 史学的自觉—科学的自觉 四、 范缜的《神灭论》及神灭之争(169) 范缜与《神灭论》—神灭之争及其意义 第三节专题讨论(171) 一、 魏晋风度(171) 怪异的装扮—饮酒与服药—隐避山林 二、 儒道互补说(173) 什么是“儒道互补”—儒道互补的内容和原因—儒道互补的途径 三、 胡汉互化对中原文化发展的影响(175) 人口和种族的融合—经济的融合—文化的融合 附:魏晋南北朝文化大事年表(176) [思考与讨论](180) 第六章隋唐文化(181) 第一节隋唐文化概述(181) 一、 强盛帝国的开明政治(181) 官制—兵制—法律制度—科举制 二、 海纳百川的文化开放政策(183) 对外开放的气度—多国文化的大融合 三、 恢宏壮阔的文化成就(185) 诗歌—书法—绘画—乐舞—雕塑 第二节隋唐文化思想述评(188) 一、 佛教宗派的形成(188) 1. 佛教宗派形成的原因(189) 对外交流的开放政策—判教的出现—寺院经济的发展 2. 佛教宗派简介(189) 华严宗—天台宗—唯识宗—净土宗 二、 禅宗的产生与发展(191) 1. 禅宗源流(191) 拈花微笑说—顿悟成佛说—南北禅宗的佛学理论 2. 禅宗对佛教的改革与创新(193) 世俗化的精神追求—杂糅诸学的认识方法—简便易行的禅定解脱方式 三、 韩愈的道统理论与古文运动(195) 韩愈生平简介—韩愈的道统理论—唐代古文运动 四、 柳宗元的无神论与文学成就(197) 柳宗元生平简介—柳宗元的无神论—柳宗元的文学成就 第三节专题讨论(199) 一、 隋唐科举制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99) 什么是“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科举制的影响 二、 李白与杜甫的思想(201) 1. 李白的思想(201) 入世的人生态度—出世的道家情怀 2. 杜甫的思想(202) 正统儒家思想说—儒家思想超越说—以儒为主兼有道佛说 三、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204) 中国建筑的精神—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中西城市建筑比较—中西建筑材料比较 附:隋唐五代十国文化大事年表(206) [思考与讨论](210) 第七章宋元文化(211) 第一节宋元文化概述(211) 一、 宋元时代的政治经济形势(212) 政治经济形势概况—王安石变法—宋辽金元之间的征战与文化交融 二、 宋元时代的文化成就及其影响(215) 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达到最合理阶段—科技文明居历代之首—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二节宋元文化思想述评(217) 一、 理学奠基者程颢、程颐(217) 1. 二程生平简介(217) 程颢—程颐 2. 二程的哲学思想(218) 本体论:“天者,理也”,“惟理为实”—认识论:“格物穷理”—辩证法:物极必反—人性论:“性即理也” 3. 二程的影响(219) 二、 理学集大成者朱熹(220) 1. 朱熹生平简介(220) 2. 朱熹的思想(221) 由以理为本到以气为器的本体论结构—由“格物”到“穷理”“致知”的认识论结构—由“正心”到“诚意”的修身养性结构—由“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世致用”的价值观结构—对矛盾普遍性的认识—对矛盾特殊性的认识 3. 朱熹思想的影响(223) 三、 陈亮、叶适对理学的批判(224) 1. 陈亮、叶适生平简介(224) 陈亮—叶适 2. 陈亮、叶适的思想(224) 浙东学派及其主张—王霸义利之辩 第三节专题讨论(226) 一、 宋代理学的价值和意义(226) 宋明理学的精神—理学与民族人格建构—朱熹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 二、 理学与佛教的关系(227) 理学的宗教禁欲倾向受佛教修持论的影响—理学体系直接借鉴了佛教华严宗的逻辑建构方式—理学吸收了禅悟的修持方法 三、 宋元文学艺术成就及历史地位(228) 宋词的艺术成就—元曲的艺术成就—宋元绘画的艺术成就—宋代“话本”的产生 附1:宋辽夏金文化大事年表(231) 附2:宋代理学家名言选编(236) [思考与讨论](238) 第八章明清文化(239) 第一节明清文化概述(239) 一、 明清时代的政治经济形势(239) 1. 明代的政治和经济(239) 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张居正的改革—资本主义萌芽—抗击外国侵略—李自成的农民革命及其历史意义 2. 清代的政治、经济和外交(242) 文字狱和“康乾盛世”—殖民者的侵略和清朝的对外关系—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 二、 明清文化成就及影响(244) 郑和下西洋及中西文化的交流—科学技术的发展—考据学兴起以及史学和文献的编辑整理—文学艺术成就 第二节明清文化思想述评(247) 一、 早期启蒙思潮的兴起及一般特征(247) 早期启蒙思潮—早期启蒙思潮的一般特征 二、 早期启蒙思潮的代表人物(248) 1. 黄宗羲(248) 黄宗羲生平简介—气本论的自然观和“学贵适用”的认识论—“君臣共治”“工商皆本”的启蒙思想 2. 王夫之(250) 王夫之生平简介—“太虚即气,缊之本体”的唯物论—“分一为二”和“合二为一”的朴素辩证法—“物之理”“心之灵”“行之先”的认识论 3. 戴震及其哲学思想(251) 戴震生平简介—“气化即道”的自然观—“有血气才有心知”的反映论—“理存乎欲”的理欲观 第三节专题讨论(253) 一、 市民文艺(253) 市民文艺产生的时代背景—哲学思想的影响—小说反映的市民精神—戏曲反映的市民精神—版画反映的市民精神 二、 四部中国古典小说名著评介(257) 1.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257) 作者简介—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2. 施耐庵与《水浒传》(258) 作者简介—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3. 吴承恩与《西游记》(258) 作者简介—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4. 曹雪芹与《红楼梦》(260) 作者简介—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附:明清文化大事年表(261) [思考与讨论](266) 第九章近代前期文化(267) 第一节近代前期文化概述(267) 一、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近代前期革命的三次高潮(267) 1.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267) 鸦片战争及其后的“洋人的朝廷”—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 2. 洋务运动与近代前期民主主义革命的三次高潮(270) 洋务运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二、 近代前期的文化成就(274) 广泛吸收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科学和文学艺术成就 第二节近代前期文化思想述评(275) 一、 改良主义思想家(275) 龚自珍与魏源—康有为与梁启超—严复 二、 孙中山及其哲学思想(278) 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孙中山的社会历史观—孙中山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自然观—孙中山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第三节专题讨论(281) 一、 洋务运动的积极意义(281) 洋务运动开展是对封建保守观念的有力冲击—洋务运动引入西方近代文明推动了社会思想的进步—洋务运动为新知识分子群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二、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评介(283) 1. 李宝嘉与《官场现形记》(283) 作者简介—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2. 曾朴与《孽海花》(284) 作者简介—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3. 刘鹗与《老残游记》(285) 作者简介—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4. 吴沃尧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286) 作者简介—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附:近代前期文化大事年表(288) [思考与讨论](290) 第十章近代后期和现当代文化(291) 第一节近代后期和现当代文化概述(291) 一、 近代后期的经济、政治与文化(291)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与政治(29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伟大历史贡献与意义—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的“二次革命”和国共合作后的“大革命”—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成就(295) 哲学社会科学成就—文学艺术成果—科学教育成就 二、 现当代经济、政治与文化 (296) 1.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政治与文化(296)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贡献及意义—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革命、军事和外交成就—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就—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文化和其他战线取得的成就 2.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政治与文化(29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事业的伟大历史贡献及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领域取得的总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就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科技和各项事业发展成就 三、 现当代文化的发展趋势与现当代文化的特点(300) 1. 现当代文化的发展趋势(300) 三大文化体系的融会贯通—民族性与世界性结合 2. 现当代文化的特点(302) 文化市场化和大众文化兴起—电视、网络媒体渐成文化生活的主流形式—文学艺术的全面转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再创造—文化法规体系逐步建立 第二节近代后期和现当代文化思想述评(304) 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304) 主要代表人物—高扬“民主”“科学”的大旗—“打倒孔家店”,反对文化专制—倡导并实践着文学的革命 二、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306) 1.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条件及发展过程(306)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条件—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过程 2.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308) 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理论 3.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310)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旗帜—毛泽东思想的世界意义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历史地位(311)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和发展过程(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313)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314) 第三节专题讨论(315) 一、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315) 中国传统文化中带有人民性即民主性和科学性的那些成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来源—毛泽东著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中华民族的,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要求我们有分析有批判地总结和继承发扬我们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毛泽东晚年错误同他晚年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的失误有关 二、 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319)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创新 附:近代后期和现当代文化大事年表(322) [思考与讨论](332) 第十一章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333) 第一节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概述(333) 一、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与区别(333) 二、 国际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概述(334) 提出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国际公约的背景—《1972年公约》规定的“文化遗产”的种类、定义与评价标准—《1972年公约》规定的“自然遗产”的种类、定义与评价标准—“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及其评价标准—“文化景观”与“濒危世界遗产”的种类、定义与评价标准—世界遗产委员会和《世界遗产名录》《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或称“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 三、 国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概述(338) 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与种类以及评价标准—“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 四、 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与评选(341) 申报工作的基本要求—文本撰写中应注意的问题—申报评选与保护工作有机结合 第二节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述评(342) 一、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43) 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保护文化遗产的紧迫性 二、 中国保护文化遗产工作的创新与特点(344)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中国特色保护文化遗产法律体系形成—文化遗产保护内容的创新与特点—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机制的创新与特点 三、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347) 附1:中国世界物质文化遗产(53项)(348) 附2: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51) 第三节专题讨论(352) 一、 保护文化遗产背后发展观念的变革(352) 保护文化遗产与全球性现代化观—保护文化遗产与文化生产力观—保护文化遗产与大众文化观—保护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观—保护文化遗产与农村就地现代化观—新发展理念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 当代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模式(355) 1.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355) 博物馆式保护与产业开发模式—大遗址保护与整体开发模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城市历史街区开发模式—村落开发模式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357) 民俗博物馆保护与开发模式—节庆文化保护与开发模式—特色餐饮开发模式—演艺开发模式—主题公园开发模式—物化产品开发模式—影视开发模式 附3: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文化遗产大事年表(360) [思考与讨论](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