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前言 学科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一定历史时空中建构起来的规范化知识形式。学科体系是一种知识制度,是一种对知识加以分类的“学科分类制度”。近年来,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科建设实践中的许多问题,如学科专业目录修订调整、学科基金资助、重点学科点设置、学科发展不平衡、学术评价问题,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缺乏国际影响等,追根溯源均可归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制度问题。 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是与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及知识转型分不开的。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学为政本”的理念,晚清及民国学人借助于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现代文献分类法的编制,对中国传统知识系统按照西方学科分类体系进行了重组。在现代西方强势的政治经济实力的冲击之下,辅之以弱势文化的自我心理认同,晚清以来的知识分子不可能以批判的眼光去审视现代西方的学科知识体系,更不可能以理性的态度、按照严格的程序和步骤去检验引进的西方知识体系,特别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 1949年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基本照搬苏联模式,对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采取彻底否定的态度,这使得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不仅脱离了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谱系,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袭割断了联系;1978年后人文社会科学虽得以重建,但相对于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不仅依然缺乏必要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土壤,而且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体系也陷入长期的模糊不清。 在目前的学科分类中,对于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哲学社会科学这三者的概念界定十分混淆。教育与学术管理部门及许多学者对于这三个性质不同的概念长期混用,不仅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更严重影响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专业设置和教学,以及与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话与交流。 当下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国家的发展对人文社会科学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亟须建立起能够反映中国国情和历史深度,指导中国现实发展,并和西方知识体系平等对话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理论思维与独立研究。 无论从内部世界还是外部世界来看,中国缺失自己的知识体系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都是令人担忧的。由于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学术层面,都面临着一些很难解释和解决的问题,较难对自己国家社会发展的规律给出合乎情理和合乎逻辑的解释,以至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及其趋势表述不清。特别是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对中国抱有越来越巨大的期待,但期待中又包含着许多不确定性和误解。世界不了解中国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目前缺失一个用以说明和解释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话语方式。 众所周知,中国有着古老的文明,漫长的历史,璀璨的文化,以及当今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是,我们没有一个能够为国际接受和理解的知识体系来解释我们的历史和文化。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经验的解释权,都是采用西方概念、理论和逻辑,努力借用西方的知识体系来认识自己,解释自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困境。知识体系的缺失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空间显得逼仄狭小,尽管强调要“走出去”,但如何走、往哪里走依然是模糊不清的。假若没有一种明确的方向和路径,走出去的路大抵会是步履维艰的。 因此,重构当代中国的学科体系结构,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进入世界人文社会科学谱系的同时,实现本土化,用自己的理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正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而要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确定无疑是出发点和先决条件。 本书采用语境分析方法对中国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变迁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剖析,从“民国学制改革”和“近代文献分类法演化”两个途径对近代中国传统学术谱系的演变的过程进行了阐述,并试图厘清“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以及“哲学社会科学”这三个概念在近现代中国的语境中是如何产生以及被混淆的;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内现行学科分类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照国外主要的学科分类体系的设置情况,进行有关于我国学科体系重构的再思考,进而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学科逻辑,并能够和国际平等对话的学科分类体系框架。 所有的学科概念和范畴其实都产生于某种特定的社会现实,并不存在一种不涉及任何价值的普遍的学科概念。相比于20世纪初的激烈的学术转型,一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虽已不再有救亡图存的危险,但寻求发展和创新的紧迫感,以及世界的多元变化比20世纪初更为剧烈。在新的环境下,对历史的梳理正是反思的前提,也是理论得以重新建构的先决条件,许多重大问题只有在学术史疏理中才能求得正解。诚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所言,“对观念构架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政治选择”。
致谢 本书的写作缘由来自我在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阶段的学习,其时我的导师叶继元教授正致力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研究》的研究工作,参与其中的我面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意识到学科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划分的问题,而涉及不同社会语境下的价值判断和路径选择,特别是中国的学科建立过程是在清末民初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起步的,其中经过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周折,存在着反复的试错与修正。 回首博士学习阶段的点点滴滴,如在昨日,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叶老师开阔的学术眼光,严谨的治学态度,特别是他温厚宽容的君子之风和谆谆教诲,使人如沐春风。不仅丰富了我的学术素养,拓宽了专业视野,也教会并引导我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研究文献,从而对知识分类和学科分化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和领悟。 非常感谢南京大学的郑建明教授、孙建军教授和徐雁教授,他们在本书的选题和写作过程中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尤其要感谢南京农业大学的侯汉清教授,侯老师不仅给予了诸多指点,还无私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使我得以顺利完成本书的写作。 此外,我的同门学友刘宇博士,他的意见和观点给了我很多启发。叶继元老师和我们常常在一起讨论、交流,和大家在一起度过的学术例会时光是非常美好的,值得长久怀念。 同样,还要感谢我所在工作单位东南大学的同事们,感谢你们在工作上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你们是我工作上的伙伴,也是生活中的朋友。 最后,特别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的史建农编辑,他的耐心严谨以及高效的工作使得本书的写作终于得以顺利完成。 回首向来路,心存感激。在这里祝大家幸福平安! 袁曦临 2016年11月8日于金陵 2.目录 第一章“学科”与“学科体系”1 1.1“学科”涵义解析2 1.2学科分类及学科制度化17 1.3学科分类体系研究述评24 1.4学科体系结构的隐含权力33 第二章西方学术体系之建构过程40 2.1“七艺”“三艺”与“四科” 42 2.2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43 2.3人文学科组成47 2.4社会科学结构50 2.5西方主流的学科分类系统57 2.6从学科分化到科际整合71 第三章近现代中国学科体系之初建79 3.1六艺分科与四部分类80 3.2三次外来文化冲击86 3.3大学制度与民国学制改革90 3.41949年后的两次院系调整96 3.5重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100 第四章中国传统知识系统艰难转型107 4.1传统学术与典籍分类的关系109 4.2民国时期图书分类法编制潮112 4.3古代典籍的分类困境117 4.4本土化文献分类体系的实践探索134 4.5传统中国知识系统转型之思考140 第五章我国现代学科知识体系之重构144 5.1学科构建问题及其语境分析145 5.2多元发展的学科准入模式164 5.3重构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原则171 5.4现代人文社会学科体系结构177 第六章中国传统学术走向开放与多元200 6.1“国学”由来及其内涵201 6.2现代视域下“国学”的多重面貌207 6.3国学的学科制度化困境216 6.4重建古典经学学科体系223 第七章结语237 参考文献246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