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特殊群体空间”作为我国城市社会变迁大背景下普遍萌生或是正在经历剧烈变化的一类典型空间,其边缘化属性和必然性存在已然成为解析和影响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核心变量和关键样本之一。本研究立足于“城市规划&城市社会学”的学科视角,以“社区”视野来解析和串联各类特殊群体及其聚居空间,展开了不同以往的兼顾广度和深度的类型化、跨学科研究。 本书以京、沪、宁、常、锡、深等城市为例,分类涵盖和解析了不同的特殊群体及其聚居空间:(1)
新就业人员聚居区——基于“预期现实”的多重比较,揭示了聚居区的预期落差和现存问题,探讨了聚居区的改善策略;(2)
工人新村——基于转型背景的多维阐释,梳理了聚居区社会属性和空间属性的演化轨迹,探讨了聚居区的更新策略;(3)
流动人口聚居区——基于形成机制的深度发掘,剖析了聚居区结构形态的现状特征,探讨了聚居区的改造策略;(4)
回族聚居区——基于演化阶段的合理划分和动态回溯,发掘了聚居区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所呈现出来的变迁规律,探讨了聚居区的优化策略;(5)
老龄化社区——基于时间地理学的思路框架,聚焦于老年人口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及其群体分异,探讨了老年人口日常活动的时空提升策略;(6)
保障性住区——基于对居民不同出行范围的调研和评估对象的界定,分区、分级和分类地测度和阐释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城市级和区级)的供给水平和供给规律,探讨了保障性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完善策略。 该研究希望通过特殊群体空间的微观视角来勾勒和管窥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宏观概貌,不但契合了我国十八大以来在发展理念、模式和导向上所面临的重大调整,对于城市空间格局调控、产业结构优化、和谐小康社会的建设来说,也有着显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供城市规划学科、地理学科、社会学科和经济学科的教学、研究和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1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意义4 1.3研究进展5 1.4研究对象和范围10 1.5研究内容和方法10 1.6研究创新和特色12 2预期与现实:新就业人员聚居区研究13 2.1研究对象的界定13 2.2新就业人员聚居区的形成17 2.3基于现实的新就业人员聚居空间解析19 2.4基于预期的新就业人员聚居空间评估46 2.5从现实到预期:新就业人员聚居空间的改善策略71 2.6本章小结83 3演化与更新:工人新村研究86 3.1研究对象的界定86 3.2工人新村的建设与演化87 3.3转型期工人新村社会属性的演化106 3.4转型期工人新村空间属性的演化120 3.5工人新村的问题及更新策略136 3.6本章小结150 4形成与特征:流动人口聚居区研究152 4.1研究对象的界定152 4.2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机制154 4.3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特征161 4.4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典例调研171 4.5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改造策略190 4.6本章小结214 5现代化冲击:回族聚居区的变迁研究216 5.1研究对象的界定216 5.2回族聚居区的演化背景218 5.3现代化浪潮下回族聚居区社会属性的演化240 5.4南京市回族聚居区的空间属性演化251 5.5回族聚居区的优化策略273 5.6本章小结283 6老龄化图景:老年人口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研究285 6.1研究对象的界定285 6.2老年人口及其日常活动概述289 6.3老年人口日常活动的总体时空特征299 6.4老年人口亚类活动的局域时空特征:以购物活动和休闲活动为重点315 6.5老年人口日常活动的时空提升策略:以购物活动和休闲活动为重点333 6.6本章小结343 7公平化服务:保障性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研究345 7.1研究对象的界定345 7.2保障性住区及公共服务设施概况349 7.3保障性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评估365 7.4保障性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完善389 7.5本章小结402 主要参考文献405 附录一417 附录二419 附录三422 附录四425 附录五428 后记430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