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本书从社会学角度,对中国十五年来城市文化产业园所产生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做了一次较全面的实证研究,发现了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最后聚焦于城市文化产业园对城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践评估和理论总结,并对城市文化产业园政策进行客观评价,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目录 第一章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1 一、 城市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的基础性研究1 二、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社会经济功能研究3 三、 文化引领就业研究3 四、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管理5 第二章城市文化产业园社会与经济功能分析的范畴体系7 一、 城市文化产业园社会功能分析的范畴体系7 二、 城市文化产业园经济功能分析的范畴体系8 (一) 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体系8 (二)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经济功能范畴体系10 第三章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区和城市文化产业园的基本分类13 一、 文化产业13 二、 文化产业区25 (一) 因规划形成和自然形成的城市文化产业区26 (二) 多元化文化产业区26 (三) 单一规模化的文化产业区27 (四) 居住功能复合型文化产业区27 三、 城市文化产业园28 (一) 旧厂区改造型29 (二) 楼宇改造型30 (三) 旧事业单位改造型31 (四) 游乐场改造型31 (五) 城郊农村村落改造型32 (六) 新街区创建型33 第四章城市文化产业园社会功能的基本分析35 一、 城市文化产业园社会功能研究的现实意义35 二、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正社会功能37 三、 “文化造市”39 (一) “文化造市”在台中的实践39 (二) “文化造市”在台中得以实现的条件41 四、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负社会功能42 (一)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负社会功能42 (二) 城市发展中的城市文化产业园定位48 五、 城市文化产业园在城市中的三种空间存在形式48 第五章不同地域中国城市的城市文化产业园调研(案例评析)50 一、 中国北方城市文化产业园50 (一) 798城市文化产业园50 (二) 七棵树创意园57 (三) 宋庄画家村58 二、 珠江三角洲城市文化产业园65 (一) 1850创意园72 (二) T.I.T创意园76 (三) 红专厂创意园81 (四) 星坊60创意产业园84 (五) 羊城创意产业园88 (六) 珠影文化创意产业园91 三、 长江三角洲城市文化产业园——南京94 (一) 南京世界之窗创意产业园94 (二) 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98 (三) 红山创意工厂产业园103 四、 长江三角洲城市文化产业园——杭州105 (一) 白马湖生态创意城· SOHO创意园106 (二) LOFT49创意产业园区110 (三) 杭州理想·丝联166创意园区111 (四) 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114 (五) 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实验区115 (六) 西湖创意谷·开元198128 (七) 西溪创意产业园129 五、 长江三角洲城市文化产业园——苏州135 (一) 989文化创意产业园136 (二) 长桥街道创新创意产业园138 (三) 创意泵站139 (四) 江南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145 (五) 容·创意园149 (六) 桃花坞文化创意园151 六、 西部城市文化产业园——潜力巨大而滞后的西部157 红星路35号文化创意产业园157 第六章城市文化产业园社会功能的实证分析(定量分析)161 一、 被访者基本的样本信息161 二、 工作条件164 三、 工作满意度170 四、 文化产业引领就业(社会流动)176 (一) 研究意义176 (二) 研究的基本内容177 (三) 微观层面研究分析179 (四) 总结186 五、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社会功能186 六、 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北京城市文化产业园的比较研究190 (一) 城市文化产业园在三地区呈现的共同方面190 (二) 城市文化产业园在三地区呈现的不同方面191 第七章城市文化产业园的城市空间社会重建和经济溢出 ——以爱姆施工业园和晨光1865创意园为例194 一、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城市空间社会重建——以爱姆施工业园为例194 二、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城市空间经济溢出——以晨光1865创意园为例201 (一) 晨光1865创意园附近各街道经济指标的空间分布情况201 (二) 文化产业园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204 (三) 工业产值增长率变化的空间依赖与自相关205 (四) 解释工业产值增长率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207 (五) GeoDa软件之于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应用意义208 第八章城市文化产业园的管理与功能发展210 一、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政府管理体制紊乱210 二、 城市文化产业园内部管理落后212 第九章城市文化产业园的问题和发展趋势214 一、 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园的问题214 (一) 城市文化产业园在新常态下的模式困境214 (二) 城市文化产业园模式已陷发展瓶颈215 (三) 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定位不清216 (四) 文化产业和城市文化产业园还不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216 (五) 城市文化产业园改造建设中的社会伦理问题216 (六) 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低217 (七) 城市文化产业园创意能力低218 (八) 园区封闭的空间形态对城市周边社区影响有限218 (九) 城市文化产业区缺少与周边城区的有机整合219 (十) 城市文化产业园可创造的就业岗位有限220 (十一)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221 (十二) 作为城市文化产业园存在基础的文化消费222 二、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发展趋势223 (一) 城市文化产业园发展趋势的六个分析维度223 (二) 城市文化产业园发展的未来趋势226 第十章城市文化产业园研究的理论总结228 一、 城市生产方式的转型228 二、 文化产业——基于文化元素的思维创意生产229 三、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新生态复合体理论(EPPCTE)229 四、 中国文化产业和城市文化产业园发展的内敛性232 五、 城市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作用233 六、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墙文化”234 七、 文化产业区位理论236 八、 构建主义下的文化产品消费市场237 九、 城市文化产业经济的非经济因素238 十、 城市文化产业园是城市内生性的新历史文化空间238 附件240 参考文献252 后记257 |
|
| ||||||
|
| ||||||
|
| ||||||
|
| ||||||